一、指标简介
二、指标构成
(一)主指标计算
趋势与波动指标
VAR1A
:通过复杂的加权移动平均计算,综合考虑了股票价格在过去 75 日的相对高低点位置信息,用于评估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特征和波动情况。这个指标能够帮助投资者了解股票价格在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强度。VAR2A
至VAR4A
:一系列的计算涉及到价格的短期相对位置计算以及移动平均和指数移动平均处理。从VAR2A
的简单相对位置计算,到VAR3A
的双重加权移动平均以及VAR4A
的指数移动平均,逐步对短期价格趋势进行平滑和优化处理,用于捕捉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和趋势变化。VAR7A
:结合了股票的收盘价与一定时间内的高低点信息,通过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得到一个能够反映股票价格在短期波动范围内相对位置的指标,有助于分析股票价格的短期强度和趋势方向。
(二)辅助指标与信号
威廉指标相关
VAR2W
、MW
、VAR3W
、M1
:通过威廉指标的变形计算,用于衡量股票价格的超买超卖情况。其中MW
是VAR2W
的短期指数移动平均,M1
是经过进一步处理后的移动平均。当MW
上穿M1
且M1 < 20
时,触发MB1
信号,提示股票可能处于短期超卖且即将反弹的状态;当M1
上穿MW
且前期MW
在较高位置时,触发MG1
信号,可能预示着股票价格短期趋势的反转。波段相关指标
波段
:通过对股票价格波动范围进行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得到一个反映股票价格中期趋势的指标,以红色绘制。B1
是对波段
进行平滑处理后的指标,通过两者的比较绘制柱状线,直观展示波段趋势的变化情况。当波段 > B1
时,显示红色空心柱状线,表明中期趋势向上;当波段 <= B1
时,显示绿色柱状线,提示可能的趋势调整或反转。波段顶
和波段底
:根据威廉指标相关信号以及特定的条件判断,确定波段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在相应位置显示图标和文字提示,为投资者提供直观的顶部和底部参考信号。其他交易信号指标
V3
:通过对股票价格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相对高低点计算得到,用于反映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情况。结合V1
和V2
(分别是收盘价短期和长期指数移动平均的差值及其移动平均),当满足V3
上穿特定值且V1
与V2
满足特定关系时,触发每周 10%买入
信号;当满足相反条件时,触发卖出
信号,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买卖参考。建仓区
:根据VARO7
的计算结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提示股票可能处于适合建仓的区域,为投资者提供建仓时机的参考。买入信号
:通过VAR6
与VAR7
的比较,当满足上穿条件时,触发买入信号,以红色显示,提示投资者股票可能存在买入机会。
三、指标参数计算
(一)主指标参数计算
对于涉及加权移动平均的计算,如
VAR1A
,按照加权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第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为前 20 日(若不足 20 日则从有数据开始)的简单平均乘以相应权重(第一天权重较大)。从第二天起,新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计算为:当天的计算值乘以较大权重加上前一天加权移动平均值乘以(1 - 较大权重),然后再进行后续计算步骤。对于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如VAR4A
和VAR7A
,以VAR4A
为例,第一天的EMA
值若为有数据的第一天则为当天的VAR3A
值,从第二天开始计算公式为:EMA(今日) = VAR3A(今日) * 系数 + EMA(昨日) * (1 - 系数)
,其中系数 = 2 / (5 + 1)。VAR2A
的计算,在每个交易日,获取过去 26 日的最高价、最低价以及当日收盘价,按照公式计算相对位置百分比。每天随着新数据的产生,不断更新计算。
(二)辅助指标与信号参数计算
威廉指标相关参数计算,如
VAR2W
,按照威廉指标公式100 - 100 * (14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收盘价) / (14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14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进行计算。对于MW
和VAR3W
的指数移动平均计算,根据指数移动平均的计算原理,随着每日新数据的加入,不断更新指标值。M1
的计算同理。波段
指标的计算,按照其公式进行指数移动平均计算,每天根据最新的价格波动数据进行更新。B1
通过对波段
的平滑处理计算得到。V3
的计算,在每个交易日,获取过去 27 日的最高价、最低价以及当日收盘价,按照公式计算相对位置百分比。V1
和V2
通过对收盘价的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得到差值及其移动平均。建仓区
指标根据VARO7
的公式,每天根据最新的收盘价和高低价数据进行计算。买入信号
指标中,VAR6
的计算涉及到加权移动平均和指数移动平均,按照相应公式计算,每天根据最新价格数据更新,然后与VAR7
进行比较判断。
四、交易策略
(一)买入策略
当出现
MB1
信号且波段底
信号同时触发时,表明股票价格可能处于短期超卖且中期底部位置,投资者可以开始密切关注股票。若此时每周 10%买入
信号也触发,即V3
上穿特定值且V1 < V2
,则可以进一步增强买入信心。观察股票成交量是否在信号出现后逐渐放大,若成交量稳步增加,可考虑在股价回调到短期支撑位且获得有效支撑时买入股票。例如,当股价回调至 5 日均线附近且成交量持续放大时,可以作为买入参考点。当出现
买入信号
时,即VAR6
上穿VAR7
,投资者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同时股票的移动平均线呈现多头排列趋势,相对强弱指标(RSI)处于合理区间(如 30 - 70),且基本面没有重大利空消息,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二)卖出策略
当出现
卖出
信号时,即满足特定的条件组合,表明股票价格可能面临短期回调或趋势反转。如果股价在高位出现放量滞涨的情况,同时伴随着卖出
信号的触发,投资者应考虑及时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或避免损失。特别是当移动平均线开始拐头向下或者其他技术指标出现恶化情况时,应果断卖出。当
波段顶
信号触发时,提示股票可能处于中期顶部位置。若股价随后出现上涨乏力、阴线增多且成交量逐渐萎缩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明确的卖出信号,投资者也应该警惕风险,可以适当减仓。
(三)风险控制策略
设置止损止盈:在买入股票后,根据股票的波动特性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置止损位和止盈位。止损位可以设置在买入价下方一定比例处(如 5% - 10%),当股价下跌达到止损位时,应及时卖出股票,控制风险。止盈位可以根据目标涨幅、压力位或者技术指标的超买情况来设定,当股价达到止盈位时,可分批卖出股票锁定利润。
仓位管理: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和信号的强弱程度合理控制仓位。在市场趋势不明朗或者信号可靠性不高时,保持较低仓位;在市场趋势向好且多个信号共振时,可以适当增加仓位,但要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只股票,分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