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简介
二、指标构成
(一)威廉指标计算
首先,定义了三个不同周期的参数
N
、N1
、N2
,分别赋值为 10、25、55。这些参数决定了不同时间段内的价格波动范围的计算。分别计算三个不同周期的威廉指标
WR1
、WR2
、WR3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100 - 100 * (N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收盘价) / (N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N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其中,WR1
基于N
周期,反映了短期价格波动情况;WR2
基于N1
周期,代表中期价格趋势;WR3
基于N2
周期,体现长期价格走势。
(二)综合指标与交易信号
计算综合威廉指标
WR
,通过将WR1
、2 * WR2
、3 * WR3
相加后除以 6 得到。这个综合指标综合了不同周期的威廉指标信息,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股票价格的整体波动情况。计算
威廉 1 线
,即WR
的 3 日简单移动平均,以红色绘制。这条线用于平滑WR
的短期波动,帮助投资者更清晰地观察WR
的趋势变化。设定特定的交易信号条件:当
WR
上穿威廉 1 线
,并且WR3
也上穿威廉 1 线
,同时满足威廉 1 线 < 10
、WR3 > 威廉 1 线
、WR < 10
时,触发交易信号,在-20
和0
位置之间绘制红色空心柱状线,为投资者提供直观的信号提示。
三、指标参数计算
(一)威廉指标参数计算
对于每个周期的威廉指标计算,在每个交易日,首先确定相应周期内的最高价的最高值和最低价的最低值。例如对于
WR1
,在N
日内找到最高价的最大值和最低价的最小值。然后,根据当天的收盘价,按照威廉指标公式进行计算。随着交易日的推进,每天的数据都会更新,重新计算各个周期的威廉指标值。综合威廉指标
WR
的计算,每天根据最新的WR1
、WR2
、WR3
的值,按照(WR1 + 2 * WR2 + 3 * WR3) / 6
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当天的WR
值。
(二)移动平均线参数计算
威廉 1 线
是WR
的 3 日简单移动平均。每天将过去 3 日的WR
值相加并除以 3,得到当天的威廉 1 线
值。随着新交易日到来,剔除最早一天的WR
值,加入新一天的WR
值进行计算更新。
(三)交易信号条件判断参数计算
每天将
WR
、威廉 1 线
、WR3
的最新值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交易信号条件。例如,判断WR
是否上穿威廉 1 线
,即判断当天的WR
值是否大于前一天的威廉 1 线
值且前一天的WR
值小于前一天的威廉 1 线
值;同时判断WR3
是否上穿威廉 1 线
,以及威廉 1 线
是否小于 10、WR3
是否大于威廉 1 线
、WR
是否小于 10 等条件。
四、交易策略
(一)买入策略
当出现交易信号(红色空心柱状线)时,表明股票价格可能处于超卖状态且有反弹的迹象。投资者可以开始密切关注该股票。首先观察股票的成交量是否在信号出现后有放大的趋势,如果成交量逐渐增加,说明市场对该股票的关注度在提高,资金有流入的迹象。例如,在信号出现后的连续几个交易日内,成交量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如观察相对强弱指标(RSI)是否也处于超卖区域并开始回升,股票的移动平均线是否开始走平或者拐头向上等。如果多个指标都显示积极信号,则可以考虑买入股票。可以在股价回调到短期支撑位且获得有效支撑时买入股票。
(二)卖出策略
如果在买入股票后,股价未能按照预期上涨,反而跌破了买入时依据的支撑位,或者
WR
指标从低位回升后再次进入超买区域(如WR
值小于 20),并且成交量开始萎缩,投资者应考虑及时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或避免损失。当股价上涨一段时间后,出现高位放量滞涨的情况,即股价不再创新高且成交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没有出现明确的卖出信号,投资者也应该警惕风险,可以适当减仓。若后续移动平均线开始拐头向下或者其他技术指标出现恶化情况,则进一步加大卖出力度。
(三)风险控制策略
设置止损位:在买入股票后,根据股票的波动特性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置止损位。一般可以将止损位设置在买入价下方一定比例处(如 5% - 10%)。当股价下跌达到止损位时,应果断卖出股票,以控制损失。
仓位管理:在初期,可以先以较小的仓位进行试探性买入。如果后续股票走势符合预期,价格持续上涨且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可以逐步增加仓位;如果股票在买入后没有出现预期的上涨,反而出现下跌趋势或者指标恶化的情况,应暂停加仓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