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简介
二、指标构成
(一)移动平均线相关
MA5:收盘价的 5 日简单移动平均,用于短期价格趋势的观察,短期均线能够较为灵敏地反映股价的短期波动情况。
MA18:收盘价的 18 日简单移动平均,是中期趋势的参考指标,相对短期均线更平滑,能过滤一些短期噪音。
MA10:收盘价的 10 日简单移动平均,介于短期和中期之间,辅助判断股价趋势的变化。
MA30:收盘价的 30 日简单移动平均,作为长期趋势的参考,体现股价的长期走向。
(二)高低价判断相关
VAR1 - VAR3:通过对近期收盘价的高低点比较,判断股价当前处于相对高位还是低位的一种逻辑组合。例如 VAR1 判断当前收盘价是否为 4 日内最高且前一日为最低等情况,用于辅助识别股价的短期波动状态。
A 和 VAR4:A 是通过(3 * 收盘价 + 最低价 + 开盘价 + 最高价)/6 计算得出的一个中间变量,VAR4 则是基于 A 以及前几日的 A 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值,用于后续的趋势判断等。
(三)动量指标相关
MTM:计算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差值,反映股价的动量变化。
DX:通过对 MTM 进行指数移动平均处理,计算出 DX 值,用于衡量股价动量的强弱程度以及变化趋势。
(四)布林线相关
MID、UPPER、LOWER:MID 是 N 日收盘价的简单移动平均,UPPER = MID + 2VART3,LOWER = MID - 2VART3,其中 VART1 = (收盘价 - MID)^2,VART2 是 VART1 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VART3 是 VART2 的开方。通过这三个指标构建布林线通道,用于观察股价的波动区间以及超买超卖情况。
(五)成交量相关
(六)乖离率相关
五日乖离率:通过(收盘价 - MA5)/MA5*100 计算得出,反映股价与短期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
三拾日乖离率:通过(收盘价 - MA30)/MA30*100 计算得出,体现股价与长期均线之间的偏离情况。
(七)角度相关
JL05、JL10、JL30:分别计算 MA5、MA10、MA30 与前一日对应均线值比值的反正切并转化为角度,用于衡量均线的斜率变化情况,从而辅助判断趋势的力度和方向。
(八)交易信号相关
买、卖、加码、跟、强势狙击、加仓、清仓、减仓、买入:通过前面各种指标的计算结果,结合特定的逻辑条件,生成不同的交易信号。例如买信号是基于 DX 的特定走势等条件判断;加码信号与股价变化率等有关;强势狙击则结合了均线角度等条件;加仓、清仓、减仓、买入等也各自有对应的判断逻辑。
三、指标参数计算
(一)移动平均线计算
(二)VAR1 - VAR3 逻辑判断
(三)DX 计算
(四)布林线相关参数计算
(五)乖离率计算
(六)角度相关计算
四、交易策略
(一)买入策略
当出现买入信号时,表明股价短期动量增强且符合一定的趋势条件。此时可考虑在适当价位买入股票。例如当满足 MR 条件(统计 3 日中满足五日乖离率上穿 0 的天数 >= 1 且三拾日乖离率 > 1 日前的三拾日乖离率以及其他相关条件)时,经过 10 日过滤确认信号有效后,可以择机买入。
当出现强势狙击信号时,结合均线角度等多方面因素表明股票有较强的上涨潜力,可在信号出现后关注并寻找合适买点,如在股价回调到一定支撑位且其他指标依然向好时买入。
(二)卖出策略
当出现卖信号时,可能意味着股价短期动量减弱,进入调整阶段,可考虑卖出部分或全部股票。如满足 2 日内 DX 的最高值 = 7 日内 DX 的最高值且满足一定条件后,DX 的 2 日简单移动平均上穿 DX 时,经过确认后可进行卖出操作。
当出现清仓信号时,表明股价走势可能已经转弱,各项指标均显示不利。例如统计 5 日中满足相关条件如 30 上穿 JL05 且均线趋势向下等情况时,经过 10 日过滤后应及时清仓,以避免进一步损失。
(三)加仓与减仓策略
加仓:当满足加仓条件(如统计 5 日中满足 JL05 上穿 30 等多个条件)且经过 10 日过滤确认后,可以适当加仓,增加持股数量以获取更多收益。这表明股票在趋势、动量等多方面均表现良好,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减仓:当出现减仓信号(如 JL 的 10 日过滤结果)时,可能意味着股价短期上涨动力减弱或者风险增加,应适当减仓,降低持仓成本和风险。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决定减仓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