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标是一个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股票分析工具,旨在通过对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线关系、价格与均价的偏离程度以及指标变化率等要素的计算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判断股票买卖时机的依据。该指标最终输出一个名为 “XG” 的信号,当满足特定条件时,通过在不同位置绘制图标来直观地提示可能的交易机会。
- 移动平均线相关指标
AL 赋值:(收盘价的 8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收盘价的 55 日指数移动平均)*10。这里通过计算 8 日和 55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差值,并乘以 10,得到一个反映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相对位置和距离的指标。该指标的值大小和正负方向有助于判断股票价格在短期和中期趋势上的差异程度。
TRK 赋值:收盘价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这是一个对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进行再次平滑处理的指标,能够更稳定地反映股票价格的中期趋势变化。
MTQ 赋值:(TRK - 1 日前的 TRK)/1 日前的 TRK*1000。通过计算 TRK 的变化率,并乘以 1000,得到一个衡量中期趋势变化幅度的指标。其正负值表示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变化,数值大小反映变化的剧烈程度。
- 价格与均价偏离指标
VX1 赋值:(收盘价 - 均价)/ 均价 < -0.005。该指标衡量了收盘价相对于均价的偏离程度,当该比例小于 -0.005 时,表示收盘价相对均价有一定程度的折价,可能暗示股票在当日的交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价格位置。
VX2 赋值:(收盘价 - 均价)/ 均价 < -0.03。与 VX1 类似,但要求收盘价相对均价的折价程度更大,达到 -0.03,这表明股票在价格上更加偏离均价,可能处于更弱势的状态。
- 综合判断指标
VX3 赋值:MTQ > 1 日前的 MTQ AND MTQ < -0.2。这个条件综合考虑了 MTQ 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数值范围,要求 MTQ 较前一日有所增加,但整体数值小于 -0.2,即中期趋势虽然在向上变化,但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可能暗示股票处于一种从弱势中开始复苏但尚未完全反转的状态。
VX4 赋值:AL 上穿 AL 的 3 日指数移动平均 AND AL < -0.3。这一条件关注 AL 指标的交叉情况和数值范围,当 AL 向上穿过其 3 日指数移动平均,且自身数值小于 -0.3 时,表示短期和中期移动平均线的相对关系发生了变化,并且短期趋势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开始向上突破。
VX5 赋值:VX1 AND VX3 AND VX4 的 13 日过滤。VX5 是在 VX1、VX3 和 VX4 同时满足的基础上,进行 13 日过滤操作得到的指标。13 日过滤可能是为了去除短期波动干扰,使信号更加稳定可靠。
VX6 赋值:VX2 AND VX3 AND VX4 的 13 日过滤。VX6 的构成与 VX5 类似,只是将 VX1 替换为 VX2,即要求收盘价相对均价有更大的折价程度。
输出 XG:VX5 AND VX6。最终的 “XG” 信号是 VX5 和 VX6 同时满足的结果,综合了上述所有条件,当 “XG” 满足条件时,表示股票在价格、移动平均线关系和趋势变化等多方面都符合特定的要求。
- 图标显示
当满足条件 XG > 0 时,在 1.1 位置画 1 号图标,在 0.6 位置画 9 号图标,在 0.3 位置画 9 号图标。通过在不同位置绘制特定图标,为投资者提供直观的信号提示,帮助投资者快速识别满足条件的股票情况。
- 指数移动平均计算
对于 AL 指标中的 8 日和 55 日指数移动平均,指数移动平均(EMA)的计算公式为:EMA (t) = α * Price (t) + (1 - α) * EMA (t - 1),其中 α = 2 / (N + 1),N 为计算周期(8 或 55),Price (t) 为当日收盘价。通过递归计算得到每个交易日的指数移动平均值,然后相减并乘以 10 得到 AL 的值。
TRK 指标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先按照上述公式计算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然后将得到的值再次按照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变化率计算
MTQ 指标计算中,先计算 TRK - 1 日前的 TRK 得到变化量,然后除以 1 日前的 TRK,并乘以 1000 得到变化率。
- 价格与均价偏离计算
VX1 和 VX2 的计算都是用 (收盘价 - 均价)/ 均价得到相对偏离比例,其中均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例如成交量加权均价等),在本指标中是一个给定的计算要素。
- 过滤操作
VX5 和 VX6 中的 13 日过滤操作可能是一种基于时间周期的信号平滑处理方式。具体实现方式可能是对满足条件的信号进行 13 日的周期判断,例如,只有当连续 13 日中的特定条件都满足或者满足一定的计数规则时,才认定为有效信号。
- 买入信号
当指标 “XG” 满足条件(XG > 0)时,可以视为一个潜在的买入信号。这表明股票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了符合特定投资逻辑的特征,如移动平均线的关系变化、价格相对均价的折价以及中期趋势的特定变化等。
然而,不能仅仅依赖这个指标就进行买入操作。投资者还应该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基本面分析。例如,可以观察股票的成交量是否放大,若成交量伴随指标信号出现明显的放大,可能增强买入信号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查看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标(RSI)是否处于超卖区域,若 RSI 值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买入决策。从基本面角度,需要关注公司的盈利状况、行业前景、竞争力等因素。
- 卖出策略
设定合理的盈利目标和止损位。盈利目标可以根据个人的投资预期和市场情况设定,例如设定股价上涨 20% - 30% 为盈利目标。止损位的设定也很重要,一般可以根据股票的波动情况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比如将止损位设定为股价下跌 10% - 15%。
关注指标的反转信号。当指标中的各个要素开始出现与买入信号相反的变化时,例如 AL 指标的短期和中期移动平均线关系再次恶化,或者 MTQ 指标的变化率不再满足条件等,可能是卖出的信号。
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卖出判断。例如,当 MACD 指标出现死叉,或者 KDJ 指标进入超买区域并且开始向下转折时,也可以考虑卖出股票。
- 风险控制
严格控制仓位。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一只股票中,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分配资金,控制仓位。一般来说,单个股票的仓位不宜超过总资金的 30% - 40%。
分散投资。除了控制单个股票的仓位,还可以通过分散投资于多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股票来降低整体风险。不同股票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有所差异,分散投资可以避免因某一只股票的不利走势而对整个投资组合造成过大的影响。
持续学习和调整策略。股票市场是复杂多变的,没有一种指标或策略能够保证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效。投资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和市场知识,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