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数移动平均线计算:
M1:收盘价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指数移动平均线给予近期价格更高的权重,能够更快地反映价格的变化趋势。5 日指数移动平均对短期价格波动较为敏感,可用于捕捉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
M2:收盘价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13 日指数移动平均相对 5 日指数移动平均更加平滑,能够过滤掉一些短期的价格波动,反映出中期的价格趋势。
M3:收盘价的 34 日指数移动平均。34 日指数移动平均进一步平滑价格曲线,代表着较长周期的价格趋势。
MC1:收盘价的 55 日指数移动平均。55 日指数移动平均属于中期至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对价格的长期趋势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MC2:收盘价的 89 日指数移动平均。89 日指数移动平均也是长期移动平均线之一,与其他长期移动平均线一起,共同反映股票价格的长期走势。
MA4:收盘价的 144 日指数移动平均。144 日指数移动平均是另一个重要的长期移动平均线,与 MC1 和 MC2 一起构成了长线的判断基础。
- 短线和长线的计算:
短线:通过比较 M1、M2 和 M3 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短线的值。如果 M1 大于 M2 和 M3 的较大值,则短线返回 M1;如果 M1 小于 M2 和 M3 的较小值,则短线返回 M2;否则短线返回 M3。短线的颜色为绿色,线宽为 2,用于反映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
短强:如果短线大于前一日的短线,则短强返回短线;否则返回无效数。短强以黄色显示,线宽为 2,用于判断短线的强势状态。
长线:通过比较 MC1、MC2 和 MA4 的大小关系来确定长线的值。如果 MC1 大于 MC2 和 MA4 的较大值,则长线返回 MC1;如果 MC1 小于 MC2 和 MA4 的较小值,则长线返回 MC2;否则长线返回 MA4。长线的颜色为黄色,线宽为 2,用于反映股票价格的长期走势。
长强:如果长线大于前一日的长线,则长强返回长线;否则返回无效数。长强以红色显示,线宽为 2,用于判断长线的强势状态。
- 交易信号提示:
当满足条件 “短线> 长线 AND L < 长线 AND C > 短线 AND C > 开盘价” 时,在最低价 * 0.98 位置画 1 号图标。这个条件表示当短线走势强于长线,且当前价格在长线之下开盘后上涨突破短线,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买入信号。
当满足条件 “短线和长线的较小值上穿收盘价” 时,在最高价 * 1.02 位置画 2 号图标。这个条件表示当短线和长线中的较小值向上突破收盘价时,可能是一个卖出信号或者短期回调的信号。
- 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计算:
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公式为 EMA(今日) = 价格 * 权重系数 + EMA(昨日) * (1 - 权重系数),其中权重系数根据周期计算得出。对于不同周期的指数移动平均线,权重系数不同。例如,对于 5 日指数移动平均,第一天的 EMA 值为收盘价,从第二天开始,EMA(今日) = 收盘价 * 相应权重系数 + EMA(昨日) * (1 - 相应权重系数)。
M1 的计算:按照 5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对每日的收盘价进行计算,得到 M1 的值。
M2、M3、MC1、MC2 和 MA4 的计算方法类似,分别按照 13 日、34 日、55 日、89 日和 144 日的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 短线和长线的计算:
首先比较 M2 和 M3 的大小,确定较大值和较小值。
然后比较 M1 与 M2 和 M3 的较大值、较小值的关系。如果 M1 大于较大值,则短线返回 M1;如果 M1 小于较小值,则短线返回 M2;否则短线返回 M3。
对于长线的计算,先比较 MC2 和 MA4 的大小,确定较大值和较小值。
再比较 MC1 与 MC2 和 MA4 的较大值、较小值的关系。如果 MC1 大于较大值,则长线返回 MC1;如果 MC1 小于较小值,则长线返回 MC2;否则长线返回 MA4。
- 短强和长强的计算:
短强的计算是比较当前短线值与前一日短线值的大小。如果当前短线值大于前一日短线值,则短强返回当前短线值;否则返回无效数。
长强的计算方法与短强类似,比较当前长线值与前一日长线值的大小。如果当前长线值大于前一日长线值,则长强返回当前长线值;否则返回无效数。
- 交易信号的判断条件计算:
对于 “短线> 长线 AND L < 长线 AND C > 短线 AND C > 开盘价” 这个条件,分别比较短线和长线的大小,以及当前最低价、收盘价、开盘价与长线、短线的关系,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对于 “短线和长线的较小值上穿收盘价” 这个条件,首先确定短线和长线的较小值,然后比较该较小值与前一日收盘价和当前收盘价的关系,判断是否满足上穿条件。
- 买入信号判断:
当出现 “短线> 长线 AND L < 长线 AND C > 短线 AND C > 开盘价” 这个条件时,可以考虑作为潜在的买入时机。但在买入之前,需要进一步综合分析。首先,查看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包括公司的业绩、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那么买入信号的可靠性会增加。其次,观察市场整体环境,如果市场处于稳定或上升趋势,买入信号的有效性可能更强。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例如相对强弱指标(RSI)、成交量指标等,以确认股票的价格走势和潜在的买入时机。
- 卖出信号判断:
当出现 “短线和长线的较小值上穿收盘价” 这个条件时,可以考虑作为潜在的卖出信号。同样,在卖出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果股票价格已经上涨到较高位置,并且出现了卖出信号,同时市场整体环境也不太乐观,那么可以考虑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进一步确认卖出信号的可靠性。
- 趋势判断:
通过观察短线和长线的走势,可以初步判断股票的趋势。当短线位于长线上方,并且短强和长强都显示为强势状态时,表明股票处于上升趋势中,投资者可以考虑持有股票或适当买入。相反,如果短线位于长线下方,并且短强和长强都显示为弱势状态,可能意味着股票处于下降趋势中,投资者应谨慎操作或考虑卖出股票。
- 风险控制:
设定合理的止损位和止盈位。止损位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设定,一般建议止损位设置在买入价格的一定比例(如 5% - 10%)以下。止盈位可以根据股票的上涨幅度和个人的投资目标进行设定,一般建议在股票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如 20% - 30%)时考虑卖出部分或全部股票。
控制仓位。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只股票上,应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配资金。在市场不确定或风险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仓位,以减少损失。
持续学习和总结经验。股票市场变化无常,投资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制定更加合理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