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条件判断:
VAR1:根据日期对应的转换天数进行判断,若小于 9872 则为 1,否则为无效数。
VAR5:根据日期与特定值 VAR4 的比较结果进行判断,若小于 VAR4 则为 1,否则为无效数。
- 核心指标计算:
VAR2:通过对收盘价与近期最低价、最高价的关系进行一系列加权移动平均计算得出。
VAR11:计算收盘价在 21 日内最低价和最高价区间内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位置。
VAR12:计算收盘价在 21 日内最低价和最高价区间内的 50 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位置。
- 交叉和条件判断:
VAR6:判断 VAR2 上穿特定值 VAR3。
VAR7:VAR2 上穿 VAR3 且最高价和收盘价均高于前一日。
VAR8:判断 VAR3 上穿 VAR2。
VAR13:判断 VAR11 上穿 VAR12。
- 最终选股条件:
VAR14:根据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比较结果赋值。
VAR15:综合考虑收盘价涨幅、最高价与收盘价比例以及 VAR14 的结果进行赋值。
选股:在特定日期范围内,经过 45 日过滤,当 VAR15 大于 90 时成立。
- VAR1 的计算:首先获取日期对应的转换天数,然后与 9872 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 VAR2 的计算:第一步,计算 “4*(收盘价 - 5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5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5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100” 的 5 日加权移动平均。第二步,计算上述结果的 3.2 日加权移动平均。第三步,将第一步的结果减去第二步的结果,得到 VAR2。
- VAR11 的计算:首先计算 “(收盘价 - 21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21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21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100”。然后对这个结果进行 5 日指数移动平均。
- VAR12 的计算:与 VAR11 的计算类似,只是将上述结果乘以 50,并进行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
- VAR15 的计算:首先判断收盘价是否大于前一日收盘价,若大于则赋值为 88。然后综合判断 “收盘价 / 1 日前的收盘价> 1.05 且 HIGH / 收盘价 < 1.01 且 VAR14>0”,若成立则赋值为 91,否则为 0。
- 买入策略:
当选股条件成立时,意味着股票可能具备较强的上涨动力。但在买入之前,还需进一步分析。
考察股票所在的行业和板块,若行业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或受到政策利好,将增加选股信号的可靠性。
查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先进行少量买入,观察后续股价的表现。若股价能够持续上涨,且成交量逐渐放大,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可以逐步加仓。
- 卖出策略:
若股价在买入后上涨达到预期盈利目标,可考虑部分或全部卖出,落袋为安。
当股价出现明显的回调,跌破重要的支撑位或移动平均线时,应考虑卖出以控制风险。
如果公司发布重大利空消息,或者行业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即使股价尚未出现明显下跌,也应重新评估持仓。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密切关注股价的走势和指标的变化。
如果 VAR11 和 VAR12 保持上升趋势,且股价在高位稳定运行,可继续持有。
但如果出现指标走弱、成交量萎缩或股价出现异常波动,应考虑适当减仓。
- 风险控制:
设定止损位,比如买入后股价下跌一定幅度(如 5% - 8%)时及时止损。
控制仓位,避免将过多资金集中在一只股票上,以分散风险。
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股票表现,优化持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