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极值判断:
Q1:判断当前收盘价是否为 20 日内收盘价的最高值。
Q2:计算上次出现 Q1 情况距离当前的天数。
- 价格波动与趋势判断:
B1:计算前一日最低价与当前最低价的差值相对于收盘价的百分比,判断是否大于 0,反映价格短期的下跌幅度。
B2:判断前一日收阴线且当前收阳线,用于捕捉价格的反转信号。
A1:计算最高价与收盘价的差值相对于收盘价的百分比,小于 1 且满足 B2 条件,辅助判断价格的短期波动和趋势反转。
- 移动平均线:
M5:收盘价的 5 日简单移动平均。
M10:收盘价的 10 日简单移动平均。
- MACD 指标相关:
DIF:计算收盘价的 12 日指数移动平均与 26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差值。
DEA:DIF 的 9 日指数移动平均。
MACD:(DIF - DEA) * 2 。
- 综合条件判断:
Q3:根据 Q2 的值返回特定日期的收盘价。
Q4:判断当前收盘价是否上穿 Q3。
Q5:Q4 成立且 5 日内 Q4 首次成立。
XX:前一日 MACD 小于前两日 MACD,当前 MACD 大于 0 且大于前一日 MACD,同时满足 Q5 条件。
AA:收盘价大于前一日收盘价的 1.035 倍,且同时满足 XX 条件。
- 最终输出信号:
必杀王中王:当收盘价上穿 M5 和 M10,并且同时满足 AA、A1 和 B1 条件时,输出交易信号。
- Q1 的计算:依次比较当前收盘价与过去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找出其中的最大值。若当前收盘价等于这个最大值,则 Q1 为真。
- Q2 的计算:从当前日期向前追溯,找到上一次 Q1 为真的日期,计算两者之间的交易日数量。
- B1 的计算:B1 = (1 日前的最低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100 > 0首先计算前一日最低价与当前最低价的差值,然后除以当前收盘价,并乘以 100,判断结果是否大于 0。
- Q3 的计算:如果 Q2 大于 0,返回 Q2 日前的收盘价;否则,返回 Q2 日前的收盘价。
- Q4 的计算:比较当前收盘价与 1 日前的 Q3 值,若当前收盘价大于 1 日前的 Q3 值,则 Q4 为真。
- Q5 的计算:首先判断 Q4 是否为真,若为真,统计过去 5 个交易日中 Q4 为真的次数。若次数为 1,则 Q5 为真。
- DIF、DEA 和 MACD 的计算:DIF = 收盘价的 12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收盘价的 26 日指数移动平均DEA = DIF 的 9 日指数移动平均MACD = (DIF - DEA) * 2
- M5 和 M10 的计算:M5 是过去 5 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简单平均值。M10 是过去 10 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简单平均值。
- 买入策略:
当必杀王中王信号出现时,表明股票可能具有较强的上涨潜力。但在买入之前,建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检查股票的基本面,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良好的基本面可以增强买入的信心。
观察市场整体氛围,如果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或者相对稳定的状态,信号的可靠性可能更高。
可以采取分批买入的方式,首次买入少量仓位,观察股价后续的表现。如果股价能够持续上涨,并且各项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可以逐步加仓。
- 卖出策略:
如果在持有股票期间,以下情况出现,可以考虑卖出:
股价大幅上涨后,MACD 指标出现死叉或者背离信号。
股价跌破重要的支撑位,如移动平均线。
公司发布利空消息,或者行业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 持仓策略:
在持仓过程中,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
如果 MACD 保持上升趋势,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上方稳定运行,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放量下跌,可以继续持有。
但如果出现 MACD 走弱、股价波动加剧或者成交量异常放大等情况,应考虑适当减仓,以锁定部分利润。
- 风险控制:
设定合理的止损位,例如当买入后股价下跌达到一定幅度(如 5% - 8%)时,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控制仓位,避免将过多资金集中在一只股票上,以降低单一股票波动带来的风险。
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仓位和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