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计算:
QW1:通过(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2) / 4 计算得出一个综合价格。
QW3:QW1的10日指数移动平均,用于反映价格的长期趋势。
QW4:QW1的10日估算标准差,衡量价格的波动幅度。
- 核心指标:
QW5:通过(QW1 - QW3) * 100 / QW4 计算得出一个相对数值。
QW6:QW5的5日指数移动平均,进一步平滑处理。
- 输出线:
涨:QW6的10日指数移动平均 + 100 / 2 - 5,以黄色线显示,线宽为2,反映价格上涨的趋势和力度。
跌:涨的4日指数移动平均,以红色线显示,线宽为2,可能用于辅助判断趋势的反转。
- 交易信号:
获利了结:当涨大于160时,返回120,否则返回160,以特定颜色和线宽显示,提示可能的获利出场时机。
出局:当涨大于180时,返回140,否则返回190,用于更强烈的卖出信号。
关注:当涨上穿跌且涨小于90且大于0时,返回30,否则返回-80,用于提示可能的关注时机。
介入:当涨上穿跌且涨小于-60时,返回60,否则返回-90,提示可能的买入时机。
预警:当涨上穿跌且涨小于-7时,返回30,否则返回-10,以绿色的点状显示。
- 文字提示:
当涨大于180且前一日小于180时,在135位置书写文字。
当涨大于160且前一日小于160时,在110、80、50位置分别书写文字。
当涨上穿跌且涨小于-7时,在40位置书写文字。
当涨上穿跌且涨小于90且大于0时,在-30位置书写文字。
当涨上穿跌且涨小于-60时,在80位置书写文字。
- QW1的计算:每日计算(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2) / 4 的值。
- QW3的计算:以每日的QW1值,采用指数移动平均的方法计算10日的均值。
- QW4的计算:计算QW1在过去10日的估算标准差。
- QW5的计算:基于QW1和QW3的差值,并经过与QW4的运算和比例调整得到QW5。
- QW6的计算:对QW5进行5日指数移动平均。
- 涨线的计算:对QW6进行10日指数移动平均,然后加上100 / 2 - 5 得到涨线的值。
- 跌线的计算:基于涨线的值进行4日指数移动平均得到跌线。
- 买入策略:
当介入信号出现,即涨上穿跌且涨小于-60时,可以考虑作为初步的买入信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观察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地位、发展前景等。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买入信号的可靠性可能更高。
分析市场整体环境,如果市场处于相对稳定或上升趋势,有利于买入操作。
可以采取分批买入的方式,首次买入少量仓位,若后续股价继续符合预期,逐步增加仓位。
- 卖出策略:
当获利了结信号出现,即涨大于160时,可以考虑部分获利了结。
若出局信号出现,即涨大于180时,应更加警惕,可能需要全部卖出。
当涨线开始走弱,出现下跌趋势或者下穿重要的支撑线时,也应考虑卖出。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若涨线持续上升,且各项指标保持良好,可继续持有。
但如果出现指标背离或者涨线上升动力不足的情况,应适当减仓,锁定部分利润。
- 关注和预警策略:
当关注信号出现时,表明股票可能值得进一步观察,但不急于操作。
预警信号出现时,需要密切关注股价的变化,做好买入或卖出的准备。
- 风险控制:
设定合理的止损位,如买入后股价下跌一定幅度(如10% - 15%)时,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控制仓位,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只股票,分散风险。
不要单纯依赖本指标进行决策,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基本面分析,做出更全面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