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强弱指标相关:
RSV:计算收盘价与5日内最低价、5日内最高价的相对位置,并减去0.5进行调整。
K0:RSV的3日加权移动平均。
K:与K0相同。
D:K0的2日加权移动平均。
J1:通过特定公式计算与K0和D相关的值。
J2:J1的2日简单移动平均。
- 平均价格与波动指标:
MAV:计算(2*收盘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4,作为平均价格的一种衡量。
VAR1:21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VAR2:21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指标:
SK:基于(MAV - VAR1) / (VAR2 - VAR1) - 0.5的8日指数移动平均。
SD:通过特定权重对SK进行平滑处理。
SJ:通过特定公式计算与SK和SD相关的值。
- MACD指标:
DIF:计算收盘价的12日指数移动平均与26日指数移动平均的差值。
DEA:DIF的9日指数移动平均。
MACD:通过(DIF - DEA) * 2计算得到。
- 综合信号:
当SK上穿DEA,且收盘价的18日简单移动平均大于等于前一日的收盘价的18日简单移动平均,同时SK大于等于前一日的SK时,输出交易信号。
- RSV的计算:RSV = (收盘价 - 5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5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5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0.5首先获取过去5个交易日的最低价和最高价,然后计算收盘价在这个价格区间中的相对位置,并减去0.5。
- K0、D、J1和J2的计算:K0是RSV的3日加权移动平均,即对过去3日的RSV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D是K0的2日加权移动平均。J1 = (3 * K0 - 2 * D)J2是J1的2日简单移动平均,即对过去2日的J1值进行简单平均计算。
- SK、SD和SJ的计算:首先计算中间值:(MAV - VAR1) / (VAR2 - VAR1) - 0.5SK是这个中间值的8日指数移动平均。SD = 0.667 * 1日前的SK + 0.333 * SK的1日指数移动平均SJ = 3 * SK - 2 * SD
- MACD相关指标的计算:DIF = 收盘价的12日指数移动平均 - 收盘价的26日指数移动平均DEA是DIF的9日指数移动平均MACD = (DIF - DEA) * 2
- 买入策略:买入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初次买入可以控制仓位,如投入较小比例的资金。
观察后续股价走势,如果股价继续上涨并且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可以逐步加仓。
当指标输出信号时,可能表示股票有上涨的趋势。但在决定买入之前,建议进一步分析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场整体情况。
查看公司的财务状况、业绩增长、行业竞争力等基本面因素,确保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考虑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趋势,如果整体市场稳定或处于上升趋势,信号的可靠性可能更高。
- 卖出策略:
如果在持有股票期间,信号消失或者出现相反的信号,如SK下穿DEA,应考虑卖出。
当股价上涨到一定幅度,达到个人设定的盈利目标时,可以选择部分或全部卖出,锁定利润。
若公司基本面出现恶化或者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即使指标尚未给出卖出信号,也应重新评估持仓。
- 持仓策略:
在持仓过程中,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
如果SK持续上升,MACD保持正值且逐渐增大,同时股价的18日简单移动平均也持续上升,可以继续持有。
但如果出现指标走弱或股价波动较大的情况,应考虑适当减仓以降低风险。
- 风险控制:
设定止损位,例如当买入后股价下跌达到一定幅度(如8% - 10%)时,及时止损,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一只股票,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股票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股票表现优化持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