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范围计算:
VAR1:计算13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反映了近期价格的底部支撑水平。
VAR2:计算13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代表了近期价格的顶部压力水平。
- 价格相对位置指标:
VAR3:通过计算(收盘价 - VAR1) / (VAR2 - VAR1) * 100的5日加权移动平均,反映了当前收盘价在近期价格波动范围内的相对位置。
VAR4:与VAR3类似,但计算的是(VAR2 - 收盘价)在价格波动范围内的相对位置。
- 价格变化幅度指标:
VAR5:计算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差值的正向部分的5日加权移动平均,除以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差值绝对值的5日加权移动平均,并乘以100。这个指标用于衡量价格的变化幅度和趋势。
- 趋势指标:
CC:VAR5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用于平滑和突出价格变化的趋势。
- 综合选股条件:
XG:当CC上穿BB,且CC大于等于前一日的CC,BB小于等于3日前的BB,CC大于等于49.5,同时收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大于等于前一日的收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7日简单移动平均大于等于前一日的收盘价的7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60日简单移动平均大于3日前的收盘价的60日简单移动平均时,输出选股信号。
- VAR1和VAR2:依次获取过去13个交易日的最低价和最高价,然后分别找出其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得到VAR1和VAR2。
- VAR3和VAR4:首先计算中间值:对于VAR3和VAR4,对上述中间值进行5日加权移动平均。
VAR3的中间值为(收盘价 - VAR1) / (VAR2 - VAR1) * 100
VAR4的中间值为(VAR2 - 收盘价) / (VAR2 - VAR1) * 100
- VAR5:首先计算两个中间值:然后将第一个中间值除以第二个中间值,并乘以100,得到VAR5。
第一个中间值为收盘价 - 1日前的收盘价和0的较大值的5日加权移动平均。
第二个中间值为收盘价 - 1日前的收盘价的绝对值的5日加权移动平均。
- CC:对VAR5进行3日指数移动平均得到CC。
- 买入策略:
当XG信号出现时,表明股票在短期内可能有较强的上涨动力。但在买入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综合分析。
观察股票的成交量,如果成交量在信号出现时明显放大,增加了上涨的可信度。
查看股票所属的行业和板块,如果行业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或者板块有政策利好等支持,有利于股票的上涨。
可以先建立部分仓位,等待股价进一步确认上涨趋势后再逐步加仓。
- 卖出策略:
如果买入后,股价未能持续上涨,CC下穿BB或者CC小于前一日的CC,应考虑减仓或卖出。
当股价上涨到一定幅度后,出现放量下跌或者跌破重要的移动平均线,如3日、7日或6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应及时获利了结。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若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如CC保持上升趋势,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可继续持有。
但如果出现指标走弱的迹象,如CC开始下降,移动平均线开始拐头向下,应准备减仓。
- 风险控制:
设定止损位,例如当买入后股价下跌达到一定比例(如5% - 10%)时,及时止损以控制损失。
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一只股票,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股票波动带来的风险。
关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如宏观经济数据不佳、重大利空消息等,及时调整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