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幅计算:
涨幅A
:通过计算当前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差值,并以前一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涨幅百分比,反映股价的涨跌幅度。- 移动平均线:
天线
:收盘价的 5 日简单移动平均,以白色虚线显示,反映短期价格趋势。人线
:收盘价的 36 日简单移动平均,不进行绘制,作为内部计算使用。地线
:人线乘以 0.99,以红色显示。金线
:人线乘以 0.97,以白色虚线显示。- 条件判断与信号生成:
D11
:计算天线与地线的比值。D2
:判断 D11 是否大于等于 1 且小于 1.02。D3
:判断收盘价是否同时上穿天线和地线。伏1
:当 D2、D3 同时成立,且天线大于地线、最低价小于地线、开盘价小于地线时,伏1 成立。伏
:对伏1 进行 40 日过滤,过滤后的结果作为最终的信号,以黄色显示。当伏信号出现时,绘制淡洋红色的柱状线,并在伏/2 的位置书写绿色文字。
涨幅A
:涨幅A = (收盘价 - 1 日前的收盘价) / 1 日前的收盘价 * 100
- 移动平均线:
天线:
天线 = 过去 5 日收盘价之和 / 5
人线:
人线 = 过去 36 日收盘价之和 / 36
D11
:D11 = 天线 / 地线
伏1
:
当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伏1 成立:D2
:D11 >= 1 AND D11 < 1.02
D3
:收盘价上穿天线 AND 收盘价上穿地线
天线 > 地线
最低价 < 地线
开盘价 < 地线
伏
:
对伏1 进行 40 日过滤,即统计 40 日内伏1 出现的次数。
- 买入策略:
当伏信号出现时,表明股票可能处于一个潜在的上涨起点。此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建立初始仓位。
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例如,如果成交量在伏信号出现时显著放大,或者公司发布了利好的财务报告、行业政策等,那么买入的信心可以进一步增强。
- 卖出策略:
在持仓过程中,如果股价跌破地线或者重要的支撑位,可能是卖出的信号。
如果伏信号消失,或者其他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出现死叉、MACD 指标转为下行等,也应考虑减仓或卖出。
当达到预定的盈利目标,或者市场整体环境恶化,也可以选择获利了结。
- 持仓策略:
在伏信号出现并买入股票后,如果股价沿着天线向上运行,且各项指标保持良好,如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成交量稳定等,可以继续持有股票。
密切关注指标的变化和股价的走势,一旦出现不利的信号,及时调整仓位。
- 综合分析:不要仅仅依赖本指标的信号进行交易决策,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控制潜在的损失和保护盈利。
- 市场环境:股票市场的整体趋势和行业板块的表现会对个股产生影响。在牛市中,指标的买入信号可能更有效;而在熊市中,需要更加谨慎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