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V能量潮指标:
OBV
:根据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比较来累计成交量,以反映市场的买卖力量。- RSV和KDJ指标相关:
RSV
:基于OBV计算得出,用于衡量OBV的相对强弱。K
:RSV的5日加权移动平均。D
:K的3日加权移动平均。J
:通过K和D计算得出,并限制在100以内。- 其他指标:
AA1
:通过收盘价的12日和26日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得出,并进行调整。AA2
:AA1的9日指数移动平均。AA3
:基于最高价和最低价计算得出。AA4
:通过收盘价与高低价范围计算得出。AA5
:AA4的13日加权移动平均,并进行向上舍入处理。AA6
:AA3的21日加权移动平均。- 交易信号和观察区域:
买观注
:当OBV走势与AA6的差值小于-65时,绘制柱状线。买进
:特定条件下AA1与AA2的交叉和数值范围判断。卖观注
:当OBV走势与AA6的差值大于85时,绘制柱状线。卖出
:特定条件下AA2与AA1的交叉和数值范围判断。买
:当绿色上穿黄色时,给出买入信号。
OBV
的计算:如果收盘价大于前一日收盘价,返回成交量;如果收盘价小于前一日收盘价,返回 - 成交量;否则返回 0,然后对这些值进行历史累加。
RSV
的计算:第一步,计算 34 日内 OBV 的最低值和最高值。
第二步,用当前 OBV 减去 34 日内的最低值。
第三步,用 34 日内的最高值减去 34 日内的最低值。
第四步,将第二步的结果除以第三步的结果,乘以 100。
K
和D
的计算:对
RSV
分别进行 5 日和 3 日的加权移动平均计算得出K
和D
。J
的计算:计算 3 *
K
- 2 *D
,如果结果大于 100,返回 100,否则返回计算结果。AA1
的计算:AA1 = (收盘价的 12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收盘价的 26 日指数移动平均) * 100 + 50
AA2
的计算:对
AA1
进行 9 日指数移动平均。AA3
的计算:AA3 = (21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收盘价) / (21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21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100 - 10
AA4
的计算:AA4 = (收盘价 - 34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34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34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100
AA5
和AA6
的计算:对
AA4
和AA3
分别进行 13 日和 21 日的加权移动平均计算得出AA5
和AA6
。- 交易信号和观察区域的判断:
买观注
:当OBV走势 - AA6 < -65
时绘制柱状线。买进
:当AA1 < AA2 * 1.05
保持 15 个交易日后交叉上穿且AA1 < 40
。卖观注
:当OBV走势 - AA6 > 85
时绘制柱状线。卖出
:当AA2 < AA1 * 0.95
保持 7 个交易日后交叉上穿且AA1 > 0
。买
:当绿色上穿黄色
时给出买入信号。
- 买入策略:
当出现
买
信号,即绿色上穿黄色时,可以考虑初步买入。若满足
买进
条件,即AA1
小于AA2 * 1.05
保持 15 个交易日后交叉上穿且AA1 < 40
,可进一步增加仓位。- 卖出策略:
当出现
卖观注
信号,即OBV走势 - AA6 > 85
时,应开始关注股票走势,做好卖出准备。若满足
卖出
条件,即AA2 < AA1 * 0.95
保持 7 个交易日后交叉上穿且AA1 > 0
,应及时卖出股票。-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若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如
AA1
和AA2
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OBV走势
稳定,可继续持有。若指标出现走弱迹象,如
AA1
接近或超过卖出阈值,应适当减仓。
- 多指标印证:单一的指标信号可能存在误判,建议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 趋势判断:结合长期和短期的价格趋势,避免在短期波动中做出过于频繁的交易决策。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
- 参数适应性:指标中的 34 日、12 日、26 日、9 日、21 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优化导致的适应性问题。
- 市场复杂性:股票市场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指标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同一股票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情况来解读指标信号。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交叉信号或误导性的趋势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避免盲目跟从。
- 个股特性:不同股票的波动特性、市值大小、行业属性等因素会影响指标的表现。一些小盘股或题材股可能波动较大,指标信号较为频繁;而大盘股可能相对稳定,指标变化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