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数据计算:
A
:通过成交额除以成交量再除以 100 得出。- 移动平均和指数移动平均指标:
VARA
:根据A
与A
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的差值进行计算,并进行 5 日指数移动平均。QQ
:基于VARA
和A
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历史指数移动平均。行情线
:A
的 1 日简单移动平均。变
:收盘价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 线性回归指标:
【操盘线】:通过收盘价的 22 日线性回归斜率乘以 20 加上收盘价,然后进行 55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比较和判断指标:
【黄金线】:根据重心和【操盘线】的大小关系确定。
【空仓线】:与【黄金线】相反的判断逻辑。
- 其他指标:
DA
:通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特定计算得出。DB
:25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的 2 日指数移动平均。- 交易信号:
当
DA
上穿【操盘线】时,给出文字提示。当出现涨停时,绘制黄色柱状线。
当跌幅超过 9.9%时,绘制蓝色柱状线。
A
的计算:A = 成交额(元) / 成交量(手) / 100
VARA
的计算:第一步,计算
A - A 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结果除以
A 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结果乘以
(0 - 100)
。第四步,对第三步的结果进行 5 日指数移动平均。
QQ
的计算:先计算
((VARA / 10) + A 的 13 日指数移动平均)
。然后对上述结果进行历史指数移动平均计算。
行情线
的计算:对
A
进行 1 日简单移动平均。- 重心的计算:
重心 = (收盘价 + 0.618 * 1 日前的收盘价 + 0.382 * 1 日前的收盘价 + 0.236 * 3 日前的收盘价 + 0.146 * 4 日前的收盘价) / 2.382
- 【操盘线】的计算:
第一步,计算收盘价的 22 日线性回归斜率。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结果乘以 20 。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结果加上收盘价。
第四步,对第三步的结果进行 55 日指数移动平均。
- 【黄金线】和【空仓线】的判断:
比较重心和【操盘线】的大小,确定【黄金线】和【空仓线】的取值。
DA
的计算:DA = (最高价的 1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最低价的 1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最高价的 1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最高价的 1 日指数移动平均) / 4
DB
的计算:先找出 1 日前的 25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对上述值进行 2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涨停和跌幅的判断:
涨停:
(收盘价 - 1 日前的收盘价) * 100 / 1 日前的收盘价 >= (10 - 0.01 * 100 / 1 日前的开盘价)
跌幅超过 9.9%:
ZDF = (收盘价 - 1 日前的收盘价) / 1 日前的收盘价 * 100 < -9.9
- 买入策略:
当重心大于等于【操盘线】时,且【操盘线】呈现上升趋势,可考虑买入。
若出现
DA
上穿【操盘线】的信号,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确认市场走势良好后,可以作为买入的参考。当股票涨停时,表明市场短期内对该股票有强烈的看多情绪,可以关注后续走势,若整体趋势向好,可适时介入。
- 卖出策略:
当重心小于【操盘线】时,可能是股票走势转弱的信号,可考虑减仓或卖出。
当股票跌幅超过 9.9%时,应警惕风险,若股票处于下跌趋势中,可考虑及时止损。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密切关注【操盘线】、重心、变等指标的变化。
若【操盘线】持续上升且重心保持在【操盘线】之上,可继续持有。
若变指标开始下降,应关注股票走势,做好减仓准备。
- 多指标印证:单一的指标信号可能不够准确,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 趋势判断:结合长期和短期的价格趋势,避免在短期波动中做出过于频繁的交易决策。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
- 参数适应性:指标中的 13 日、5 日、22 日、55 日、25 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优化导致的适应性问题。
- 数据准确性:指标的计算结果依赖于准确的价格和成交量数据,如果数据存在错误或缺失,可能会影响指标的准确性和交易决策。
- 市场复杂性:股票市场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指标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同一股票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情况来解读指标信号。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交叉信号或误导性的趋势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避免盲目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