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平均线:
MA4
:收盘价的 60 日简单移动平均。MA5
:收盘价的 120 日简单移动平均。- 价格范围:
JRH
:2 日内收盘价的最高值。JRL
:2 日内收盘价的最低值。- 价格趋势判断:
通过一系列的
VAR1
至VAR19
变量,对收盘价在不同时间跨度内的上涨、下跌和震荡情况进行详细的逻辑判断。- 交易状态标识:
红色持股
:表示上涨趋势的多种可能状态。青色观望
:表示下跌或震荡的多种可能状态。- 进场和离场价格:
明进场价
、今进场价
:用于标识可能的进场价格。明离场价
、今离场价
:用于标识可能的离场价格。- 其他指标:
急速超跌
:用于判断股票是否处于急速超跌状态。辰星线
:通过复杂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牵牛线
:收盘价的 26 日简单移动平均。等待
:根据MA3
和辰星线
的大小关系确定的值。- 辅助信息:
包括股票的上市日期相关信息(年、月、日)。
计算收盘价与开盘价的差值
CO
。- 文字提示:
当满足短买条件时,在特定位置书写文字。
M5
、M6
、M4
的赋值:M5
赋值为 120,用于计算 120 日的移动平均。M6
赋值为 250,可能用于后续未明确的计算。M4
赋值为 60,用于计算 60 日的移动平均。-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
MA4
:对收盘价进行 60 日的简单移动平均计算。MA5
:对收盘价进行 120 日的简单移动平均计算。- 价格范围的计算:
JRH
:在 2 日内找出收盘价的最高值。JRL
:在 2 日内找出收盘价的最低值。- 价格趋势判断变量的计算:
VAR1
至VAR19
:通过对当前收盘价与前几日收盘价的比较,按照复杂的逻辑关系进行连续判断。- 交易状态标识的计算:
红色持股
:当处于VAR1
至VARC
中的任何一种上涨状态时,为真。青色观望
:当处于VARD
至VAR18
中的任何一种下跌或震荡状态时,为真。- 进场和离场价格的计算:
明进场价
和今进场价
:在青色观望状态下,取JRH
的值。明离场价
和今离场价
:在红色持股状态下,取JRL
的值。急速超跌
的计算:计算收盘价与 34 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差值,并以移动平均收盘价为基准计算跌幅比例。若跌幅比例超过 14%,则为急速超跌。
辰星线
的计算:对
YTSL
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牵牛线
的计算:对收盘价进行 26 日的简单移动平均。
等待
的计算:比较
MA3
和辰星线
,取较小的值。- 上市日期相关信息的获取:
通过对数据周期的分析获取年、月、日信息。
CO
的计算:用收盘价减去开盘价。
- 买入策略:
当出现短买信号时,可以考虑买入。但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市场整体趋势、成交量等。
若股票处于红色持股状态,且有其他积极信号支持,如放量上涨、突破重要阻力位等,也可考虑买入。
- 卖出策略:
当出现品红离场信号或股票进入青色观望状态,可考虑卖出部分或全部仓位。
如果股票价格达到预期盈利目标,或者出现明显的技术指标卖出信号,如移动平均线死叉、高位放量下跌等,应及时卖出。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如果股票保持红色持股状态,且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可以继续持有。
若股票走势出现不确定性,如价格波动加剧、成交量异常等,应适当减仓,以降低风险。
- 多指标印证:单一的指标信号可能不够准确,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避免因市场波动造成过大的损失或错过获利时机。
- 市场趋势: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中,对指标信号的解读应结合趋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逆势操作。
- 参数适应性:指标中的 60 日、120 日、34 日、26 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优化导致的适应性问题。
- 市场复杂性:股票市场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指标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同一股票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情况来解读指标信号。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信号或误导性的趋势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避免盲目跟从。
- 个股特性:不同股票的波动特性、市值大小、行业属性等因素会影响指标的表现。一些小盘股或题材股可能波动较大,指标信号较为频繁;而大盘股可能相对稳定,指标变化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