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速超跌判断:
计算股票收盘价与34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差值,并以移动平均收盘价为基准计算跌幅比例。若跌幅比例超过14%,则认定为急速超跌。
- 当日收阳判断:
通过比较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值、收盘价与开盘价的差值以及当日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涨幅,来判断当日是否收阳且涨幅较大。
- 综合条件:
CDSY
:当急速超跌和当日收阳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认为出现枯木逢春的信号。XL2
:判断3日内最低价是否为60日内最低价,且当日收盘价相对前一日收盘价涨幅达到一定比例。XL3
:计算收盘价相对21日指数移动平均收盘价的涨幅比例。XL4
:当XL3
上穿-20时,认为出现爆破信号。XL5
:类似XL2
,但条件更严格,判断3日内最低价是否为120日内最低价,且涨幅更高。XL6
:计算收盘价相对24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涨幅比例。XL7
:当XL6
上穿-20时,认为出现启爆信号。- 图形和文字显示:
对于每个满足条件的信号(枯木逢春、爆破、启爆、爆炸、爆点),在相应的位置绘制柱状线和书写文字。
- 急速超跌的计算:
首先计算收盘价的34日简单移动平均。
然后计算
(收盘价 - 收盘价的34日简单移动平均) / 收盘价的34日简单移动平均 * 100
。若结果小于 -14,则急速超跌条件成立。
- 当日收阳的计算:
计算
(最高价 - 最低价) / 最低价
,判断是否大于0.07。计算
(收盘价 - 开盘价) / 开盘价
,判断是否大于0.07。计算
收盘价 / 1日前的收盘价
,判断是否大于1.05。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则当日收阳条件成立。
CDSY
的判断:当急速超跌和当日收阳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
CDSY
为真。XL2
的计算:找出3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和60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比较两者是否相等,同时判断
收盘价 / 1日前的收盘价 >= 1.04
。若均满足,则
XL2
为真。XL3
的计算:计算收盘价相对21日指数移动平均收盘价的涨幅比例。
XL4
的判断:当
XL3
上穿 -20 时,XL4
为真。XL5
的计算:类似
XL2
,但最低价的周期为120日,且涨幅要求为收盘价 / 1日前的收盘价 >= 1.06
。XL6
的计算:计算收盘价相对24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涨幅比例。
XL7
的判断:当
XL6
上穿 -20 时,XL7
为真。
- 买入策略:
当出现枯木逢春信号时,表明股票经历了急速超跌后出现较强的反弹迹象,可以考虑适当建仓。
爆破、启爆、爆炸和爆点信号依次增强,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状况逐步增加仓位。
- 卖出策略:
当股票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出现明显的阻力位或技术指标的卖出信号时,可以考虑逐步减仓。
若后续价格走势不再满足买入时的条件,或者出现了明确的反转信号,应及时清仓。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密切关注各信号的持续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技术指标的变化。
若信号持续有效且价格走势良好,可以继续持有;若信号减弱或消失,应适当调整仓位。
- 综合分析:不要仅仅依赖本指标进行交易决策,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基本面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避免因市场波动造成过大的损失或错过获利时机。
- 市场趋势: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中,对指标信号的解读应结合趋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逆势操作。
- 参数固定性:指标中的34日、21日、24日、3日、60日、120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优化导致的适应性问题。
- 市场环境变化:股票市场受宏观经济、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指标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同一股票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情况来解读指标信号。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信号或误导性的趋势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避免盲目跟从。
- 个股特性:不同股票的波动特性、市值大小、行业属性等因素会影响指标的表现。一些小盘股或题材股可能波动较大,指标信号较为频繁;而大盘股可能相对稳定,指标变化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