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价格计算:
AA
:通过(开盘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4
计算得出每日的平均价格。- 移动平均计算:
BB
:AA
的 3 日简单移动平均。- 资金流向计算:
CC
:根据AA
与前一日AA
的大小关系,乘以成交量进行累加计算。- 相对强弱指标计算:
DD
:通过复杂公式计算得出。A4
:基于 15 日内AA
的最高值、最低值计算得出的短期相对强弱指标,颜色为红色。B4
:基于 60 日内AA
的最高值、最低值计算得出的中期相对强弱指标,颜色为黄色。C4
:基于 240 日内AA
的最高值、最低值计算得出的长期相对强弱指标,颜色为FF00FF
。- 柱状线绘制条件:
当短期大于 90 且中期大于 70 时,在 86 和 94 位置之间绘制绿色空心柱状线。
当短期小于 5 且中期小于 30 时,在 0 和 8 位置之间绘制空心柱状线。
- 特殊条件判断与绘制:
- 当满足特定的中期、短期、长期以及价格条件时,进行相应的图标绘制和文字标注。
- 定义强弱分界为 50 ,以白色点状显示。
- 定义主升浪为 90 ,白色线宽为 1 。
- 定义安全区为 20 ,颜色为
FFFF00
。
AA
的计算:简单地将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 4 ,得到平均价格。
BB
的计算:对
AA
进行 3 日的简单移动平均计算。CC
的计算:首先判断每日
AA
与前一日AA
的大小关系。如果
AA
大于前一日AA
,则将AA
乘以成交量;否则为 0 。对这样计算得出的值进行 4 日的累加。
DD
的计算:通过特定的复杂公式,基于
CC
的值进行计算。- 相对强弱指标(如
A4
、B4
、C4
)的计算: 以
A4
为例,首先找出 15 日内AA
的最高值A1
和最低值A2
,计算两者差值A3
。然后计算
(AA - A2) / A3
,并对其进行 2 日的指数移动平均,乘以 100 得到短期相对强弱指标。B4
和C4
的计算方法类似,只是时间周期分别为 60 日和 240 日。- 柱状线绘制条件的判断:
对于短期大于 90 且中期大于 70 的条件,直接比较
A4
和B4
的值。对于短期小于 5 且中期小于 30 的条件,同样比较
A4
和B4
的值。- 特殊条件判断:
涉及中期、短期、长期的比较,以及与前一日值的比较,还有价格的比较等多个条件的综合判断。
- 买入策略:
D1
、D2
、D3
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成立,且DD
小于 15 ,同时收盘价大于前一日收盘价,并通过 5 日过滤。短期上穿中期,且中期小于 8 。
短期上穿长期,且长期小于 8 ,中期小于 20 。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买入:
当短期、中期、长期指标均处于低位且开始上升,同时股票价格也有上涨趋势时,是较为明确的买入信号。
- 卖出策略:
当中期小于前一日中期,且中期大于 90 ,短期大于 85 ,通过 5 日过滤;或者长期、中期、短期都大于 100 ,通过 5 日过滤时,可以考虑卖出。
如果中期、短期、长期指标开始下降,或者股票价格跌破重要支撑位,应及时卖出。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如果短期、中期、长期指标持续上升,且股票价格走势良好,可以继续持有。
若指标出现走弱迹象,如中期开始下降,应密切关注,准备调整仓位。
- 多指标印证:单一的交易信号可能存在误判,建议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 趋势判断:在确定买卖信号时,要结合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情况,避免在趋势中途过早反向操作。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控制潜在的损失和保护盈利。
- 参数适应性:指标中的 3 日、15 日、60 日、240 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优化导致的适应性问题。
- 市场环境变化:股票市场受宏观经济、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指标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同一股票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情况来解读指标信号。
- 数据准确性:指标的计算结果依赖于准确的价格和成交量数据,如果数据存在错误或缺失,可能会影响指标的计算结果和交易决策。
- 单一指标局限性:本指标虽然综合了多个方面的计算和判断,但仍然不能完全代表市场的全部信息。投资者应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和市场资讯进行全面判断。
- 突发事件影响:公司的重大突发事件、行业的政策调整等非市场因素可能导致股票价格瞬间大幅波动,从而使指标失去参考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具体的事件和影响来重新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