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平均线:
JL01
:收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LJL07
:通过特定公式计算得出。牛线:通过复杂的加权计算得出,以红色显示。
马线:牛线的6日简单移动平均,黄色,线宽为4,以点线显示。
- 标准差相关:
上限:马线加上3倍收盘价的20日估算标准差,洋红色,交叉点显示。
下限:马线减去2.9倍收盘价的20日估算标准差,蓝色,交叉点显示。
买:马线减去2倍收盘价的20日估算标准差,线宽为2,粉色。
卖:马线加上2倍收盘价的20日估算标准差,线宽为2,绿色。
- 价格走势判断:
一系列从
VAR1
到VARC
的条件,用于判断价格的连续上涨情况。一系列从
VARD
到VAR18
的条件,用于判断价格的连续下跌情况。- 乖离率相关:
五日乖离率:通过收盘价与5日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关系计算。
三十日乖离率:通过收盘价与3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关系计算。
- 角度相关:
JL05
:5日移动平均线的角度计算。JL10
:10日移动平均线的角度计算。JL30
:30日移动平均线的角度计算。- 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5:5日移动平均线变化的指数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计算。
加速度5:速度5的变化的指数移动平均。
- 交易信号:
强势狙击:特定条件的10日过滤信号。
加仓:满足一系列条件的10日过滤信号。
清仓:满足一系列条件的10日过滤信号。
减仓:特定条件的10日过滤信号。
买入:特定条件的10日过滤信号。
- 移动平均线计算:
JL01
:通过简单移动平均公式计算收盘价的3日平均值。牛线:通过对
LJL07
在不同日期的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马线:对牛线进行6日简单移动平均计算。
- 标准差计算:
首先计算收盘价的20日估算标准差,然后根据马线和标准差的关系计算上限和下限。
- 价格走势判断:
依次根据前一日的价格走势和当前价格与前两日价格的关系进行判断。
- 乖离率计算:
五日乖离率:
(收盘价 - LW05) / LW05 * 100
。三十日乖离率:
(收盘价 - LW30) / LW30 * 100
。- 角度计算:
以反正切函数计算移动平均线的变化角度,并进行相应的转换。
- 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速度5:通过指数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计算5日移动平均线的变化速度。
加速度5:速度5的变化值的指数移动平均。
- 交易信号判断:
强势狙击:当特定的角度和乖离率条件满足时,进行10日过滤判断。
加仓:当多个与移动平均线、乖离率、速度和加速度相关的条件同时满足时,进行10日过滤判断。
清仓:当出现相反的条件组合时,进行10日过滤判断。
减仓:根据特定的角度条件进行10日过滤判断。
买入:当特定的乖离率和其他条件满足时,进行10日过滤判断。
- 买入策略:
当出现买入信号时,可考虑适量买入。同时,关注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场整体环境,确保买入的合理性。
若同时满足强势狙击信号,可增加买入的仓位。
- 加仓策略:
当出现加仓信号时,若股票走势良好、市场趋势向上,且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允许,可以适当增加仓位。
- 减仓策略:
当出现减仓信号时,可先减少部分仓位,锁定部分利润,降低风险。
- 清仓策略:
当出现清仓信号时,应果断卖出股票,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密切关注股价与牛线、马线的关系,以及乖离率、速度和加速度等指标的变化。若股价始终在牛线上方运行,且各项指标保持良好,可继续持有;若出现不利信号,应及时调整仓位。
- 多指标印证:单一的交易信号可能存在误判,建议结合多个指标的信号进行综合判断。
- 市场趋势: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中,对交易信号的解读应结合趋势方向,避免逆势操作。
- 风险控制:设置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以控制潜在的损失和保护盈利。
- 参数适应性:指标中的移动平均周期、标准差倍数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优化调整。
- 市场变化:股票市场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指标的有效性可能会随市场环境和股票特性的变化而改变。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交易信号,需要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
- 突发事件影响:重大的公司或行业突发事件可能导致股价异常波动,影响指标的准确性。
- 单一指标局限性:本指标只是投资决策的参考之一,不能完全依赖它进行交易,应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基本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