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简介
本指标综合了多种技术分析方法,包括移动平均线、BBI指标、RSI指标、价格位置分析以及成交量条件判断,旨在识别市场中的潜在买卖信号和趋势变化。通过绘制柱状线、文字提示和特定位置的标注,帮助投资者把握交易机会,尤其适用于判断市场趋势的转折点和安全区域。
---
二、指标构成
• 移动平均线与动量判断:通过上线和下线的交叉与位置关系,判断短期和中长期趋势的变化。
• BBI指标与波动范围:计算BBI指标及其波动范围(UPR和DWN),并输出安全线作为参考。
• RSI与成交量条件判断:结合RSI指标和成交量条件,判断市场的超买超卖状态和潜在反转信号。
• 价格位置与动量指标:通过SK和SD的计算,结合价格位置和成交量条件,筛选出潜在的买入或卖出机会。
• 交易信号提示:通过文字提示和特定位置的标注,直观展示交易信号。
---
三、指标参数计算
• 移动平均线与动量判断:
• 上线为收盘价的6.5日加权移动平均,用于反映短期趋势。
• 下线为收盘价的13.5日加权移动平均,用于反映中长期趋势。
• 当上线高于下线时,表示短期趋势向上;当下线高于上线时,表示短期趋势向下。
• BBI指标与波动范围:
• BBI为收盘价的3日、6日、12日和24日简单移动平均的平均值,用于评估市场的综合趋势。
• UPR为BBI加上3倍的13日估算标准差,表示波动范围的上限。
• DWN为BBI减去3倍的13日估算标准差,表示波动范围的下限。
• 安全线为收盘价的60日简单移动平均,用于判断市场的安全区域。
• RSI与成交量条件判断:
• RSI为收盘价与1日前收盘价差值的6日加权移动平均除以其绝对值的6日加权移动平均,乘以100,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超卖状态。
• 当82上穿RSI时,提示潜在的反转信号。
• 价格位置与动量指标:
• A7为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加权平均值。
• VAR1和VAR2分别为34日内最低价和最高价的极值。
• SK为A7与VAR1的差值除以VAR2与VAR1的差值,乘以100后的7日指数移动平均。
• SD为SK的平滑处理,结合1日前的SK值。
• 通过SK与SD的关系以及成交量条件,筛选出潜在的买入或卖出机会。
• 交易信号判断:
• D为80日简单移动平均与10日简单移动平均的差值除以3,用于判断长期趋势。
• 结合成交量、价格位置和特定周期内的条件,判断潜在的买入或卖出信号。
---
四、交易策略
• 趋势判断信号:
• 当上线高于下线时,表示短期趋势向上,绘制红色柱状线;当下线高于上线时,表示短期趋势向下,绘制黄色柱状线。
• 当上线上穿下线时,在最低价的0.98倍位置标注绿色文字,提示买入机会;当下线上穿上线时,在最高价的1.02倍位置标注洋红色文字,提示卖出机会。
• BBI与波动范围:
• UPR和DWN用于判断市场的波动范围,安全线用于判断市场的安全区域。
• RSI与成交量条件判断:
• 当82上穿RSI时,在最高价的1.02倍位置标注橙色文字,提示潜在的反转信号。
• 价格位置与动量指标:
• 当满足特定条件(如SK高于SD且成交量放大)时,在最低价的0.98倍位置标注蓝色文字,提示买入机会。
• 当满足更复杂的条件(如SK高于SD且特定周期内价格走势符合要求)时,在最低价的0.98倍位置标注黄色文字,提示买入机会。
• 当收盘价低于D且满足特定条件时,在最低价的0.98倍位置标注黄色文字,提示买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