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简介
二、指标构成
(一)移动平均线及价格相对位置判断
首先计算“A4”,即收盘价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用于反映股票价格的中期趋势。
分别计算“A5”至“A9”这几个条件判断。“A5”判断收盘价是否大于收盘价的5日简单移动平均;“A6”判断收盘价的5日简单移动平均是否大于收盘价的10日简单移动平均;“A7”判断收盘价是否大于收盘价的10日简单移动平均;“A8”判断收盘价的5日简单移动平均是否大于收盘价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A9”判断收盘价是否大于收盘价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这些条件用于衡量股票价格在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计算“A10”为1日前的“A4”,即前一日的收盘价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用于后续与当前“A4”进行比较。
计算“A11”,通过判断“A4”是否大于“A10”,来确定收盘价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是否呈现上升趋势。
(二)关键指标计算
计算“风向标”指标,其计算方式较为复杂。先根据“A5”至“A11”的条件判断结果,若满足条件则返回100,否则返回0。然后将这些返回值相加(即如果A5,返回100,否则返回0 + 如果A6,返回100,否则返回0 + 如果A7,返回100,否则返回0 + 如果A8,返回100,否则返回0 + 如果A9,返回100,否则返回0 + 如果A11,返回100,否则返回0),再将总和除以6,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3.5日简单移动平均处理。这个指标综合了多种价格与移动平均线关系的信息,用于反映股票价格的综合态势。
计算“航向”指标,先计算“3*(收盘价 - 27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27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27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100”,这部分反映了当前收盘价在27日内价格区间的相对位置情况,然后对其进行3日加权移动平均处理,再对第一次移动平均结果进行3日简单移动平均处理。该指标主要从价格波动区间的角度来刻画股票价格的走势特征。
(三)选股信号判断与输出
计算“选股一帆风顺”信号,当“风向标 < 35 AND 航向 < 35 AND CROSS(风向标, 航向)”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返回60,否则返回0。这里“CROSS(风向标, 航向)”表示“风向标”指标上穿“航向”指标,此信号用于筛选出可能具有较好走势的股票。
当满足“风向标 < 35 AND 航向 < 35 AND CROSS(风向标, 航向)”条件时,在“选股一帆风顺”位置画25号图标,并在0位置书写文字,以便于投资者在图表上直观地识别出该信号出现的位置。
三、指标参数计算
(一)移动平均线参数计算
“A4”(收盘价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的计算是每天将过去20日的收盘价相加并除以20,得到当天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
同理,“A5”至“A9”中涉及到的收盘价的5日、10日简单移动平均的计算,分别是将过去相应天数的收盘价相加并除以周期数,得到当天的移动平均线值。
(二)关键指标参数计算
“风向标”的计算中,首先根据各个条件判断返回0或100,然后求和并除以6得到一个初步结果,最后对这个初步结果进行3.5日简单移动平均计算。具体而言,每天将前3.5日的初步结果相加并除以3.5,得到当天的“风向标”值。
“航向”的计算涉及到先对“3*(收盘价 - 27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27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27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100”进行3日加权移动平均,其计算方式是第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若为有数据的第一天则为当天的该表达式值乘以较大权重,从第二天起,新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计算为:当天的值乘以较大权重加上前一天加权移动平均值乘以(1 - 较大权重)。然后再对第一次移动平均结果进行3日简单移动平均,即每天将前3日的第一次移动平均结果相加并除以3,得到当天的“航向”值。
(三)选股信号条件判断参数计算
“选股一帆风顺”信号的判断是每天对“风向标”、“航向”的最新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风向标 < 35 AND 航向 < 35 AND CROSS(风向标, 航向)”这三个条件。其中“CROSS(风向标, 航向)”的判断是通过比较前一日和当日的“风向标”与“航向”的值,确定是否出现上穿情况。
四、交易策略
(一)买入策略
当出现“选股一帆风顺”信号(即风向标 < 35 AND 航向 < 35 AND CROSS(风向标, 航向))时,可以考虑买入股票。首先观察股票的成交量是否在信号出现后有放大的趋势,如果成交量逐渐增加,说明市场对该股票的关注度在提高,资金有流入的迹象。
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以查看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标(RSI)是否处于合理区间(如30 - 70),移动平均线是否开始走平或者拐头向上等。如果多个指标都显示积极信号,可以在股价回调到短期支撑位且获得有效支撑时,以适当的仓位买入股票。
(二)卖出策略
如果在买入股票后,股价未能按照预期上涨,反而出现下跌趋势,或者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出现恶化情况,投资者应考虑及时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或避免损失。特别是当“风向标”或“航向”指标出现明显不利变化,如“风向标”大幅上升超过一定阈值、“航向”向下突破重要支撑位等情况时,应警惕股价可能继续下跌,及时卖出股票。
当股票价格上涨一段时间后,出现高位放量滞涨的情况,即股价不再创新高且成交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没有出现明确的卖出信号,投资者也应该警惕风险,可以适当减仓。若后续技术指标出现恶化情况,则进一步加大卖出力度。
(三)风险控制策略
设置止损止盈:在买入股票后,根据股票的波动特性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置止损位和止盈位。止损位可以设置在买入价下方一定比例处(如5% - 10%)。当股价下跌达到止损位时,应及时卖出股票,控制风险。止盈位可以根据目标涨幅、压力位或者技术指标的超买情况来设定,当股价达到止盈位时,可分批卖出股票锁定利润。
仓位管理: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和信号的强弱程度合理控制仓位。在市场趋势不明朗或者信号可靠性不高时,保持较低仓位;在市场趋势向好且多个信号共振时,可以适当增加仓位,但要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只股票,分散投资风险。